廢氣收集系統管道

發性有機物治理仍然是當前大氣污染防治工作的重中之重,在一輪輪的環保治理升級中,廢氣治理設施幾乎已經成爲……

相關内容
在線留言
詳情内容
content details

發性有機物治理仍然是當前大氣污染防治工作的重中之重,在一輪輪的環保治理升級中,廢氣治理設施幾乎已經成爲了涉氣企業的标配設施,但排放超标問題依然時有出現,廢氣排放監測數據“飄忽不定”,采集規範成難題。甚至在升級改造過程中現場條件也成爲阻礙。

那麽企業該如何做好VOCs廢氣收集采樣,避免踩坑?

01廢氣的收集工作
聚焦治污設施“三率”,提升綜合治理效率。廢氣不收集好就談不上下一步的治理,廢氣治理設施裝置後如不投用,更說不上收集、治理,運轉設施還要保持高效的,提高廢氣去除率。
“應收盡收”,就是爲推動取消廢氣排放系統旁路。
“同啓同停”,在處理設施達到正常運行條件後方可啓動生産設備,在生産設備停止、殘留VOCs廢氣收集處理完畢後,方可停運處理設施。
“适宜高效”,企業廢氣不得稀釋排放,新建治污設施或對現有治污設施實施改造,應依據排放廢氣特征、VOCs組分及濃度、生産工況等,合理選擇治理技術,對治理難度大、單一治理工藝難以穩定達标的,要采用多種技術的組合工藝。
02廢氣收集系統排風罩的設置
集氣罩是廢氣淨化系統污染源的收集裝置,可将粉塵及氣體污染源導入淨化系統,同時防止其向生産車間及大氣擴散,造成污染。由于設備污染源和生産操作工藝的不同,相應集氣罩的形式是多種多樣的,合理的設計和正确的使用對淨化系統技術經濟指标有直接影響。廢氣收集系統排風罩(集氣罩)的設置應符合GB/T16758的規定。

相對而言,外部排風罩在VOCs收集系統中較爲常見,其設計原則應遵守以下幾點:

集氣罩應盡可能靠近有害物發散源,盡可能将污染源包圍起來,使污染物的擴散限值在最小的範圍内,以便防止橫向氣流的幹擾,減少排氣量。
集氣罩的吸氣方向應順應有害物質發散規律,盡可能與污染氣流運動方向一緻,充分利用污染氣流的初始動能。在保證控制污染的條件下,盡量減少集氣罩的開口面積,以減少排風量。
集氣罩的吸氣氣流不允許經過人的呼吸區再進入罩内,集氣罩的結構不應妨礙人工操作和設備檢修。
上吸罩的罩口大小不宜小于有害物擴散區的水平投影面積,側吸罩罩口不宜小于有害物擴散區的側投影面積;罩口與罩體聯接管面積不超過16:1,排風罩擴張角要求45°~60°,最大不宜超過90°;空間條件允許情況下應加裝擋闆。
廢氣收集系統的輸送管道應密閉。廢氣收集系統應在負壓下運行,若處于正壓狀态,應對輸送管道組件的密封點進行洩漏檢測,洩漏檢測值不應超過500μmol/mol,亦不應有感官可察覺洩漏。
03控制風速檢測
采用外部排風罩的,應按GB/T16758、AQ/T4274—2016規定的方法測量控制風速,測量點應選取在距排風罩開口面最遠處的VOCs無組織排放位置,控制風速不應低于0.3米/秒(行業相關規範有具體規定的,按相關規定執行)。

将無組織排放轉變爲有組織排放進行控制,優先采用密閉設備、在密閉空間中操作或采用全密閉集氣罩收集方式;對于采用局部集氣罩的,應根據廢氣排放特點合理選擇收集點位,距集氣罩開口面最遠處的VOCs無組織排放位置,控制風速不低于0.3米/秒,達不到要求的通過更換大功率風機、增設煙道風機、增加垂簾等方式及時改造。

控制風速是反映局部排風設施控制有害物能力的技術指标,在設計時多采用控制風速進行設計,其原理就是使排風量在邊緣控制點上形成能使有害物吸入罩内的風速。

控制風速應在沒有污染源的狀态下,通風系統正常運行且穩定後進行檢測,檢測點處盡量避免幹擾氣流。由于風速具有方向性,因此需采用具有方向性的熱電風速儀測量控制風速,而且應按照儀器使用規程操作,風速儀上的方向指示點迎着風的方向。

(當控制風速無特殊要求時,控制風速限值可按上表規定執行)
控制風速限值應在不影響生産工藝的情況下,确保标準和技術手冊中有特殊要求時,按其規定執行。

在線留言

LEAVE A MESSAGE

返回首頁 網站首頁 産品中心 産品中心 案例展示 案例展示 撥打電話 聯系我們